狗狗才

一个看到过 UFO 的人

Avatar

达尔文的进化论还不够

大家至今还没有完全抛弃验证“用进废退”理论的努力,是因为,达尔文进化论,生物需要太长时间的进化,几乎无法用试验来验证,而遗传变异现象又太过复杂,简单的“物竞天择”解释让人觉得不够。

课本上讲的“脖子长的长颈鹿容易吃到草,活下来的几率大,‘脖子长’的基因得以存留,使整个种群逐渐向长脖子进化。”

这个例子非常容易理解。但生物界那么丰富,有的例子没那么容易理解了。比如说,有一种螳螂,长得跟兰花几乎一模一样。这样复杂的进化是怎样完成的呢?按照遗传学的观点,最初的基因突变应该是随机的,基因“看不到”兰花长的什么样子,也不会模仿兰花,它只能够随机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碱基对的顺序,它也不知道自己改变之后会不会更像一只苍蝇。一个基因发生改变,恰好使自己朝着“像兰花”这个目标稍稍迈进一小步的可能性有多大?变异出来的这只长得稍有不同的螳螂,在捕食或者逃避天敌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可能性有多大?他有繁育后代优势的可能性有多大?他的后代继续积累这个变异的可能性有多大?决定一个螳螂长得是否象兰花肯定不仅是一个基因的功劳,那么使一系列决定身体外观的基因都相继、不断的发生“像兰花”这样的变化,而中间没有任何走样,比如一半像兰花的花一半像兰花的叶不是也很搭配么,并且同样在捕食或逃避天敌方面有优势,繁育后代方面更有优势,并后代把这个基因当作宝贝继承下来的整体可能性有多大?

好吧,如果在种群十分庞大,时间很长的条件下,这个可能性也大的不可忽略的话,能不能有一个科学家帮我们算算,种群要达到什么程度,时间要长到什么程度,这种进化才能顺利完成?目前有没有这样多的螳螂,以及这么长的时间,始终在长满兰花的地方生存?

而实际上种群变化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成。同一物种在长城内外两侧生长的种群遗传组成上有很大差异。长城最早建于公元前656年,不到三千年,植物种群可以多么迅速的发生改变!如果不是这么快的话,我想地球几次环境大的突变,生物早就灭绝光了。

生物真的不能够主动地迎合环境么?那为什么长时间不用的基因“废”就会“退”呢?环境并不会去淘汰那些没用但是也不影响生存的性征阿。生活在浅海的鱼类都是有眼睛有视力的,但是一些深海鱼类,长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它们的眼睛很小,甚至退化成没有眼睛的“盲鱼”。深海鱼的眼睛并不会成为生存的障碍,他只是暂时没用罢了。环境并不会让视力好的深海鱼去死阿!对退化的基因,生物也并不会把它扔掉,只是搁置起来罢了,DNA中有生物功能的基因只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很有可能是退化了不用的基因残骸。

我实在无法相信,基因在突变时是完全与环境无关的。我无法相信基因突变方向是完全随机的,时间频率上是完全均匀的,只有在突变完成后才被动的被环境选择,留下好的,删掉坏的。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错了,只是用它来解释复杂的进化还远远不够。

哇,是不是出国改学神秘科学了?呵呵

嗯,同意!基因突变决不是随机的。DNA的动力学原理还远没有被破解。而DNA和转录蛋白酶的关联演化关系,乃至与外部更大尺度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演化关系更是高度复杂化的。要弄清这些演化关系,人类现有的计算能力(指电子数字计算)还远不足以模拟和解析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只能翘首以盼未来的科学来解答这个问题了~

我觉得我非常的看不懂咯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