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有舍才有得

I am back

Avatar

倾城之恋

复活节假期原本的安排因为一些意外的原因而打破,于是我就躲在家里煲电视剧。两天时间,煲完了倾城之恋。之所以会决定看它,一来是因为张爱玲,二来是因为陈数。我不是个文艺青年,只是喜欢附庸文艺的感觉,甚至这种附庸风雅都出于娱乐的心态。

在此之前我是没有看过张爱玲的原作的,但是看完以后,我特意在网上把原作搜来看了。电视剧编剧还是很有功底的,为整个故事补了一个这么长的前传,而且整个故事不乏精彩之处。可以说电视剧基本上已经颠覆了小说,只是留下了一些人物的影子。但是看完小说以后,我却更理解了电视剧里的白流苏的第一次香港行。本来对于这种这么辛苦的谈情说爱的方法我是不太能理解的,白流苏的第一次香港行没有让我感觉到他们爱的深挚,看完小说以后再回头想想,才明白了电视里一些留给大家想象空间的情节,比如白流苏夜里接起一通电话,却什么也没有说,她在准备回上海的前一段时间整天都在酒店房间里练字。也许是我太没想像力了,所以电视里表达的隐晦,我没有用想像力去填补,却麻木的掉线了。第二次香港行的那种表达才适合我这种不够文艺的人看,可惜笔墨不够重,看得不过瘾。也许编剧本来就是想要留下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吧。

我是一个特容易被故事情节牵动的傻子,但是看了两天没有为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掉过一滴眼泪,却为白流苏和宝络的姐妹情哭得稀里哗啦的。整出戏里,这两姐妹的对手戏让人看着最开心又最心疼。在这个只认钱不认人的旧派大家庭里,只有她们俩互相理解互相温暖互相给对方力量,如同知己一般的互相心疼。所以当宝络因为范柳原而怀疑姐妹情的时候,我似乎如戏中人一样感受到了那种刺痛和孤单。人有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帮助,或者很具体的解决办法,而是心灵相通的理解和体谅。白流苏的命运里有太多的无奈,而性情里又有太多的善良,再坚强再聪明的女人也会在这一浪又一浪的打击中身心俱疲。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个用心去理解她和心疼她的宝络,她的日子有多难过。宝络就是代替我们这些看戏的人心疼她抚慰她的人,在看客都看得心疼想温暖一下她的时候,宝络就在恰当的时间出现了,然后我就微笑着松了一口气,心说还好有宝络在。所以看到宝络误会了流苏的那场戏,我哭了,我怕那个代替我们温暖流苏的人也要离她而去了。还好真情是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的,我庆幸真情赢了。不管多绝望的情况下,她们都能互相安慰对方说会好的,太阳总会有出来的一天。乐观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让她们鹤立鸡群,在最落魄的时候仍然保有不同寻常的气质和风雅。

情节方面,整部戏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的,最不靠谱的要数加入的一段范柳原和女游击队员的纠葛,似乎和情节推进没有什么关系。而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对手戏,又刻画得不够,其他支流的描绘似乎多了一些。

但是这部戏,让我彻底喜欢上了一个演员,那就是白流苏--陈数。她的美温婉,精致,我像范柳原一样喜欢她“一低头的温柔”,喜欢她的甜美笑容。我不懂什么叫演技,但是我心里觉得白流苏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大家闺秀,大气又不霸气,美丽但不艳丽,风华绝代但不轻佻撩人……
=====================================
补记:看了网上的评论说27-30集流苏的第一次香港行是全剧的精华,再回过头才发现,原来我下载的版本里少了很关键的28和29集,难怪我觉得情节有脱节,连续的看有点迷糊了。补看了28和29才觉得我对第一次香港行的理解应该是要修正的,没能在第一次看得时候顺着看下来,有点可惜了~~~

哦,很久很久以前看过,就记得好像是个 落魄家小姐与有点花心公子哥的爱情故事。

看到这个名字,我就马上进来了。我是先看的原著,再看的电视剧。陈数演得中规中矩,个人感觉没有《暗算》里的好。黄觉倒是是个惊喜,细节之处体现了神韵,可能原著对范柳原的描写没那么具体。

至于精华,我觉得从两人相遇之后就是精华,一次次邂逅,跳舞那段没有想象的精彩……当然最好看的是第一次香港之行,一个在调情,一个在防备,一个不想承诺终生,一个却一定要名分……

我相信看完小说再看电视和看完电视再看小说感觉很不一样。如果看完小说再看电视,我相信对前面将近20集的铺陈肯定会等得不耐烦,因为整个心态就是在等待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但是没有看过小说的我却只是慢慢的跟着白流苏在经历她的人生。作为女人,往往比较容易理解和心疼女人,所以另一头范柳原的传奇般的故事我却没有那样认真的去体会。不过回过头再看28集和29集我还是觉得很精彩,确实是精华。像Dee说的那样,互相躲闪,台词很经典...

我没有完整的看过暗算,只看过几集,那个数学家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却不足以形成对比。

啊,我很久之前看过小说,可是为什么现在对小说的内容一点都回忆不起了呢?看来我非常不适合当文艺青年。咔咔。不过,主人公的名字倒是有印象,白流苏,总觉得挺逗的。哈。

我认识真正的文艺青年哦,学比较文学的,介绍你认识认识,跟她学学就能像文艺青年了。

作为张迷我忍不住想说两句
张爱玲的小说适合拍电影,不适合拍电视剧
《倾城之恋》我前前后后看过很多遍,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知道要拍成“36集”的电视剧就觉得离谱,剧本怎样编都是拖沓
果真,竟然让白流苏参战去了,还一参战就是白衣天使小护士,哎,拜托
羡慕没看小说就看电视的人,可以好好享受这部电视剧
我就不行,看了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不由自主地挑毛病

我是太孤陋寡闻了,要不是你的帖子都不知道有一个电视剧版本的《倾城之恋》。小说读过几次,我想如楼上说的,或许我也会对电视剧不停地挑毛病。倒也好,不用我记挂着要看这个电视剧。

你写得真好,尤其是关于白流苏和宝络的。:)

这部剧集拍得不错,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尤其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很具感染力,填补了原作的不足。但改编中也存在一些败笔。比如三哥、四哥两家人的戏份过多,而且台词雷同,使剧情变得拖沓;七姑娘与抗日英雄的罗曼蒂克不合逻辑;范柳源与桃红的相遇有些离奇;增加的抗日情节没有增强人物的层次表现,反而让人觉得牵强。很明显,要么是作者出于方便通过作品审查方面的考虑,要么是编剧的创作意识还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的阶段,有意无意地拔高剧中人物的政治觉悟。这与张的创作意识相去甚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