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股市楼市不景气 8000亿"热钱"都藏在哪儿了?
以前从另外的角度想(觉得自己还配不上用思考这个词)热钱流入中国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会聚集这么多热钱呢?
1. 中国的经济前景被世界看好。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很多人说过不知道多少遍了。
2. 中国老板姓的投资渠道太少了,特别是投到国外的渠道基本没有,有外汇资金来源的人拿了美元都换给央行了,换出来这部分钱总得想办法处理。存银行那点利息是跑不过CPI的,那就投资呗。开工厂办公司不是每个人都行,简单点的就买房子,复杂点的就买股票。
------------------------------我的分割线处子作&&&&&&&&&&&&&&&&
下面这篇文章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了热钱,高啊——
股市楼市不景气 8000亿"热钱"都藏在哪儿了?
http://www.chinathink.net/today/display_145712.html
2008年06月22日 14:55中国经济网
【大 中 小】 【打印】
当人民银行6月7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100个基点的时候,观察家们可以强烈感觉到中国政府对热钱涌入的忧虑。但在公认的热钱必定光顾的两个领域:股市和楼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出现萎缩和萧条的景象。假如热钱问题真的如此迫近中国,那这些可怕的热钱到底去了哪里?
5月底披露的数据显示,2008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单月增幅达到创纪录的745亿美元。如果保持今年前4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速,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额将突破2万亿美元。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估算,2005年至2007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超过8000亿美元,占2007年底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
“热钱是比较紧迫的危险”,汇丰银行高级策略分析师孙瑜说。相对于对经济放缓,中国应该先处理好热钱问题。虽然对热钱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存在争议,但经济学家普遍同意,目前此类资本流入中国的动力非常强,中国的外汇储备将持续快速增加,央行将继续承受较大的对冲流动性的压力(以外汇形式进入中国的热钱,需通过各种渠道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购买国内资产或进入中国股市,这增加了国内货币流动性,引发通胀,央行采取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对冲一部分流动性。)
奇怪的是,在公认的热钱必定光顾的两个领域:股市和楼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出现萎缩和萧条的景象,现有数据似乎很难证明热钱正在大举入侵。上证综指已从去年最高点跌去过半,而今年4月份上交所的成交金额,也仅为一年前的一半。同一时期内,地产买卖同样呈现出量缩趋势。“中国股市和楼市的表现说明,热钱并没有进入主要的资产市场”,跟踪研究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国学者布拉德·塞特塞尔说。
假如热钱问题真的如此迫近中国,那这些可怕的热钱到底去了哪里?
不少专家认为,热钱的主要藏身处,并不在人们通常以为的股市或楼市,而是中国的商业银行。“真正的投机资金只要把钱放在银行就可以。”花旗中国经济学家沈明高说。最近,不少人留意到香港资金换汇后存入国内银行的现象。根据规定,香港居民可以每天汇入内地银行8万元人民币。
布拉德·塞特塞尔解释说,由于人民币利息高于美元,而人民币又在升值,人民币存款回报相当有吸引力。按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计算,自2008年初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后,第一季度升值率折合成年率是16%,再加上中美利差,现在即使热钱不做实质性投资,一年得到的无风险收益是12%~14%左右。“热钱有可能就趴在银行的账上。”张明说。
而花旗的沈明高注意到,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的增长较快——人民币存款2007年末增长17.9%,该现象与信贷控制期应出现的现象相反。信贷紧缩时,企业存款一般会大幅下降——但现在下降不但不明显,而且略为增加。
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则认为:“绝大部分流入的外汇被作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在了中央银行。”根据国内媒体报道,从去年8月以来,中国各主要全国性银行被要求用外汇来上缴准备金。
除了商业银行存款,房地产市场仍被视为热钱的一个藏匿处。近几个月来,虽然关于各地楼市降价甩卖的新闻不断,但一些学者感觉现有的数据很难说明房市真实水平。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虽然地产业的银行贷款增速今年出现趋势性下降,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却在加速,增速超过32%——这两个数字发生了明显的背离,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由于地产投资所需资金量很大,资金不太可能从灰色市场如地下钱庄获得。“一部分(投资)来自外资的流入,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然而,学者们强调不能离开热钱定义去讨论热钱去向。对于什么才是热钱,一般认为,是在金融市场之间流动以寻求最高短期回报的资金。一位经济学家说,假如中国股市楼市并不支持“有大量外资涌入”的判断,那就表明进入中国的资金中,真正意义上的热钱可能非常少。一种情况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前景和人民币升值的判断,外资增加或提前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这些资金已脱离了“炒作”和“短期”性质,而成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