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5%的改变
from: 得到·《5%的改变》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
为什么呢?
首先,提了也没用。
每个咨询师都了解一个成功的干预有多难。
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
它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还有自我修复的技能。
哪怕是有好处的变化,也会激发它强烈的阻抗。
生活中一切带来变化的、不熟悉的元素,它都会向外推,甚至不惜调用整个心理系统,编出合情合理的理由。
往好了说这是一种免疫机制,用来规避可能的风险;但它本身也会成为另一种风险,让那些对人有好处的改变难以保留下来。
其次,咨询师就算提供了建议,这些建议真的就是有好处的吗?
这件事也值得怀疑。凭什么认定来访者按照我们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做就是好的?
它只不过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观认识或者个人偏好:咨询师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习惯用哪些办法解决困难。
但这偏好其实只适用于咨询师本人,却未必适合其他人。
所以,咨询师未必真的有本事去帮别人解决问题,但是其实当事人自己是可以的。
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也没有真的在找。
即使他们身陷痛苦,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
所以需要想办法让他们动起来: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是从“做”点什么开始的。
你不能只是观看一位健身博主的视频就改善你的体型,或是阅读一份菜谱就知道食物的滋味。
你想要答案,就得自己找。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
行动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但它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会启动探索新经验的过程。
可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行动很难。
让对方行动起来的建议:
首先,你不能太快地“同意”对方的问题。
这句话来自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
它和爱因斯坦说的“你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问题”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叙事,建立在提问者过去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视角之上。
人们通过“看到”问题的方式创造并维持问题。
既然问题是在这个角度下产生的,你就无法通过相同的角度解决。
那跳出这个模式,就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从新的角度观察,就完全有可能看到,并且创造新的结果。
然后,保持对人的尊重。
不同意对方,不代表与他为敌。
问题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
如果一个人很消沉,他也许是在用谨慎的策略回避失败;
如果一个人很焦虑,他也许是背负了太多的期待,不知道怎么拒绝;
哪怕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他也可能是在用这种方式,去争取他的自主权。
心理咨询的基本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
他眼中的世界自有他的道理,只是他的道理此刻遇到了麻烦,这是他学习的契机,而不能当他是一个“之前都大错特错”或者“自作自受”的肇事者。
如何做到发自内心地尊重,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拓展当事人看问题的角度?
其实,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通过自组织维持的稳态。
关键在于我们内心是否真的如此相信。
第三,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
当我们想要100%的改变时,我们是基于一种对自我全盘否定的冲动。
可是你我身上那些品质,无论在困境中觉得有多么的糟糕,多么的想要全部的否定,其实都有它的道理,甚至它可能是一种美德或者求生机制,它不用变那么多,可能也变不了。
但是其实,不用否定自己那么多,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错。
所以,不要做太多尝试改变的努力。
想跟父母和解也好,转行也好,学习新的技能也好,每天只能拿出特定的一小时来做这件事。
这个在一天的时间当中,就只占5%。
也就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不变,改变的时间不能超过5%。
改变了5%以后,其他的也会开始松动,像滚雪球一样,只要开始了,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提了也白提,哈哈
@pc:
是这个意思,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