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Avatar

来巴黎的第四个星期

来巴黎的第四个星期,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让我暂时忘了自己其实还身处某种程度的crisis中。回想过去一年,作为很普通的一个人,有很多人都是支持过帮助过的,也没有正儿八经完整地表达谢意。

过去的一个月,有好几点都觉得很受益。
生活上
1. 步行很多,每天0.5-1小时。
刚开始其实特别不习惯,上海的公共交通很发达,步行没有那么多。走了一个星期之后,发现吃的也多了,看的风景也多了,耐心也多了些。

2.火车的时间很长。
刚开始觉得公共交通时间很长(每天1.5-2个小时),后来发现在路上可以碰到很多同学,大家一起等车聊天,可能比课堂或者课间时间聊的还多,正是每天的几个小时里有了很多次深度聊天。

总体来说,就是消耗挺多的,吃的也多了。还有很多调整进步的地方,但是身体体重在增长,体力有提高。感觉我也是太瘦了,体重上来才是关键。

学业上
HEC的开放和共享让大多数的外国交换生都觉得很有归属感。很多课程的理念都是整合在一起的。有了几个大的认识上的变化:

1. 以前常会觉得B2B和B2C的marketing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但是现在觉得在核心理念上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核心的理念是围绕“Value”来的。 周四听了一车企的marketing的讲座之后,其实觉得大家考虑都差不多。Value是个抽象的概念,在课堂上,老师将这个概念分解成好几个层面。教学中反复提到的 value gap的问题在中国,特别是外企应该不会陌生。老师将很多理论简化成几个framework,很多同学都觉得这门课很有用,而且老师特别有幽默,把好多场景一下就具象化了。

2.另外一些课程是围绕consumer及human nature来讲的。

马斯洛的需求模型和simulation都让我进一步从操作层面上认识到以前字面的意思。比如:what to say and what to do的gap在人群的中是普遍存在的,what to believe 和what to do的转换比例比想象中的比例要小的多。在两堂课上都提到了消费者行为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妈妈们都倾向给孩子健康新鲜食品,但是实际生活中可能就会买很多不健康的零食。另外一个例子是在simulation中,有个人说自己是环保主义者,但相比于另外一个环保主义者来说,似乎有点距离。 这些都是现象,但后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motivation的不同,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环保主义者,他可能是没有被educate过,所以并不知道环保主义的行为标准(虽然这个标准也可能是主观化的),所以也无法做到更贴近些。当然还有可能是很多其他的原因,所以这些都是识别机会的出发点。

另外一个simulation是决策过程。其实就前半段的模拟来说,中间有个机会我确认70%的不想选的,但是因为有个innovative的词,我很好奇这个概念上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太多的人都在谈论这个词但不知道其内涵,虽然知道通关的可能性很低,想想只是个game并无实际的风险,在学校应该多看看不同的东西,最后好奇心战胜了胜负心。结束后跟周围选了这个选项的人交流,4个人,2个出于其他考虑,2个人属于好奇心。由此可见,作为人我们并没有像自己那样想的那么理智。

3. Creativity
这是HEC新开的课,脑洞大开。老师说,会多种语言的同学是要比单种语言的要creative的。这一点从课堂发言来说,有些外国同学的确表现特别活跃。但老师说creativity是可以习得的,并且给出了方法。作为一个不会多种语言的学生,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原来creativity可以不是天上砸下来一个苹果,是可以系统化的,这个系统化的过程可能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创意。你不能预期以什么形式出现,但是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就突然冒出来。

还有另外一门课讲的是人脑的运作机制和影响的,这个估计得花一大篇文章来学到身上,这里就不多说了。

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是从一个group discussion session上获得的,大家会讨论一些平常的话题。有一次谈论到如何用一个词来理解一句话的时候,不同国家的人理解完全不一样。比如“Denny and I grew up together in Belfast, Northern Ireland” 这句话选一个词来形容这段话,有人选了“loyalty”,有人选了“honesty”,我选了“like-mindedness”,当大家开始展开讨论的时候,在感情色彩上,有些人读出友谊天长地久,有些读出来了友谊破裂,有个日本同学还读出来了很negative的意思。所以当小组成员形容一段话的时候,都是带入了自己的价值、经历以及建立的感情条件反应(positive、negative or 中立),而这些感情模式又进一步影响下一步的动作反应。这让我想到OB课上,老师总是强调说Person to Person Talk的沟通模式是最好的,这样能更好的了解对方的motivation和你们之间的差异点以及共同点在哪里。反过来就是说,文字沟通可能会造成不少的误解。

也让我想到了前两天看到的一本书,这本书建议深挖judgement后面的facts, motivation and needs,这都是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才能够做到的。比如:“我觉得你太固执了” 后面的fact可能是两人意见不一致也可能是其他,motivation是希望对方聆听自己或者其他原因,needs则要继续聊才能清楚,有可能和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关系,而是涉及到个人意识上的深度需求。最后,谈话的结果可能会发现也没有那么大的分歧。被评论者和评论者如果不坐下细聊,就无法从浮于表面的句子变成有营养的共识,而后转化成行动。

总之一句话,作为人,在感情上差别没有那么大,都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只是这个共识要达成除了深度沟通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