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梦无痕

一场秋雨无梦痕,春夜清风冻煞人。冬来冷水寒似铁,夏至京北蟑满城。

Avatar

读《国史大纲》之隋唐卷

  其实已经看完很久了,现在不仅五代读完了,下卷的宋元也已经看完了,再不把隋唐部分写下来,估计就快忘记了。

  隋朝很短,只有三帝三十九年。之前我以为隋字是隋朝创的新字,后来一查发现,隋字在之前有用过。隋字形声,从肉,隓省声。隓(huī),城墙倒塌。"隋"字从肉,本义与肉有关,即:残余的祭品。"隋,裂肉也。(说文)","赞隋。(周礼·小祝)注:隋尸之祭也","既祭则藏其隋。(周礼·守祧)注: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属"。在隋朝之后,隋字似乎只用作隋朝,在别的地方都没有用到,除了用作姓,而且也是在隋朝时"随"姓才改为"隋"姓。记得看过一本拆字书,说隋朝为什么只有三十九年,跟这个隋字很有渊源,恐是附会之语。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辅政大臣,隋国公,581年废周静帝自立。开皇八年(588 年)灭南朝后陈,统一全国。之后征服突厥高丽,天下遂定。杨坚居住北方,承北朝吏治,生活节俭,赋税轻微,酒盐市均无税。杨坚死于604年,有传闻说为杨广谋杀,但是这个疑点颇多。
  隋朝和秦朝非常类似,统一中国却只有两世,而且之后便是盛世,但是隋朝国计之丰盛,迄秦汉至盛唐皆不及,开元年间始可与之相比,可见南北朝积蓄的能量在隋朝发挥出来有多么大。隋炀帝杨广在扬州总管,得南方文学风流,颇有瞧不起先人简陋之意。恰逢当时富厚盛大,于是不可控勒。建东都,筑长城,开通济渠、永济渠,南游扬州,北巡榆林,三征高丽,天下遂乱。
  617年,李渊自晋阳起兵攻占大兴(长安),拥立代王杨侑继位称帝,是为西都恭帝。618年三月,宇文化及于江都兵变杀杨广,拥立秦王杨浩继任皇帝。五月,杨侑让位李渊,隋东都政府在洛阳拥立越王杨侗继位为皇帝,是为东都恭帝。九月,宇文化及在魏县毒死杨浩。619年,王世充夺取隋王朝东都政权,隋王朝正式结束。这一段还真够乱的,一个朝代有两个皇帝用同一个称呼,好像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我对这一段的历史完全不了解,隋唐演义虽然看过,但是那个不是历史。

  唐朝凡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开元二十九年全盛,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而中衰。平乱后藩镇为乱,回纥、吐蕃势炽。后宪宗平藩镇,唐中兴,然而从此宦官为患,宪宗至哀帝亡国,共九帝,九十八年,诸帝或为宦官所弑,或为宦官所立,又加上什么牛李党争,王仙芝、黄巢起兵后不久,唐朝就亡了。
  自隋大业七年至唐贞观二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争,民间残破。贞观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四年才有一个大丰收,这时天下才算安定下来。然后又是武韦之乱,所以唐朝其实到开元年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盛世,然而时间不过三四十年。要说到发展,还是最初贞观之治积累下来的。
  唐朝开国时君臣俱贤,多出贵胄,因此开国即规模宏远,为汉宋所不及,又有眼见的隋朝为鉴,不敢娇纵荒佚。唐朝的国家机构,沿袭魏晋,有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行使真正的宰相权利。唐之前诸朝,君臣之间类似家臣,治国如同私家权势,并没有什么政治或者思想。唐朝君相相辅成治,正式形成了像样的政府。同时,地方政权统辖于中央,又以贡举进士制开放政权吸纳人才消融阶级,并以租庸调制轻徭薄赋,还有府兵制建立健全的武装。总的来说,远非其他朝代可比。贡举进士制不必说,就是贡举和科举。而租庸调制,就是土地是国家所有,农民只拥有使用权,死了就还给国家。府兵制就是国家养着军队。说那什么一点,本朝所谓社会主义,基本上就是照着唐朝的形势来了。
  自武后开始,租庸调制被替换为两税制,府兵变成方镇与禁兵,然后贡举越取越多,导致官员有增无减,于是衰相日显。以前一直觉得武则天有其可取之处,然而详细推来,因为她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笼络人心的手段,然而这些手段只是救急而没有长效,导致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至于对韦后、太平公主以及慈禧的影响,那更不必说,贻害无穷。
  唐朝诸藩,均是胡人当大权,纠其原因,不外乎唐朝开国之始,即以胡人和汉人一视同仁,然而教化终究有所差别,遂致安史之乱、藩镇专擅。另一层面上,国力充盈,王室骄奢,又引起了宦官跋扈。宦官之盛,兆起武后,极于玄宗,肃代之后,宦官用事,及德宗时,终握兵柄,帝王生死遂操其手。在科举制,门生座主为朋党,再由于考试舞弊,形成更大的势力集团,然后就有了朋党之祸。
  于是大时代终于没落了。王仙芝、黄巢、秦宗权先后起兵,经过前后十几年大动乱,藩镇尽自立,五代十国开始。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