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梦无痕

一场秋雨无梦痕,春夜清风冻煞人。冬来冷水寒似铁,夏至京北蟑满城。

Avatar

彼得·瑞吉特大提琴独奏音乐会

昨天晚上在北大看的。海报见这里

开场是巴赫的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共六支曲子,颇有大家风范。自由无羁的演绎着在旷野上的纵横捭阖,视野非常开阔,山峦的起伏隐约可见。

接下来是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品40,大提琴与钢琴的协奏。湖水的涟漪,山顶的积雪,云端的雁阵,枝间的繁花,在眼前无限铺展开来。

个人比较喜欢前面部分的音乐,大提琴暗哑的音色在这些作品中至少不会影响视野,和钢琴的协奏也能做到分庭抗议。中场休息之后的几个曲子就是另一个风格的了,虽然是很适合大提琴演绎,但是我不太喜欢。

波切里尼的A大调第六大提琴奏鸣曲,个人心理演绎得很到位,在一条两边都是峭壁的小路上或是在一条空中飘浮的带子上走着,似乎前面没有尽头,后面没有痕迹,只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自言自语。

然后是德彪西的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同样是个人心理冗长的描述,钢琴在背景中烘托着大提琴暗哑的音色,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的针对一个压抑的主题,一颗苦闷彷徨的心始终找不到解脱。

曲目单上最后一支曲子是吉那斯特拉的潘帕舞2号-大提琴与钢琴狂想曲-作品21,有狂想曲的节奏,旋律线条比较跳脱,但总体上还是如歌如泣的低诉,偶尔挣扎着抬头的仰望,似乎怎么也看不到出路。

最后,在三次谢幕无法平息的观众掌声中,加奏了一曲肖邦,虽然音色是同样的暗哑,旋律是同样的徘徊,但明显的感觉就不是某一个人在自我陈述,而是某一群人或者某一类人的心声的表达。

评论已关闭